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贵阳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动力和牵引力越来越强劲。
傲雪凌霜的时节,正是孕育新希望的时候。
贵阳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正值贵阳市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一周年之时。
2015年12月14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贵阳市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指导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突出以创新引领发展,找准战略定位,把握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把贵阳打造成为创新型中心城市。
发展关键时期酝酿创新突破。
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感言:“正当贵阳全市上下紧张冲刺‘十二五’收官,奋力蓄势‘十三五’开局的时刻,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贵阳市工作,既肯定了成绩,又指明了方向。”
贵阳人格外激动和兴奋。
“贵州要创新,贵阳打头阵。”正如省委领导所期望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贵阳与众不同。
贵阳,不仅仅是贵州唯一的大城市,更是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最重要的战略支撑点。正因如此,贵阳的发展从来都是被省委、省政府放在全省的发展重点来谋划、来决策的。
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征程中,在区域协作和全国视野下,承载着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突破和跨越引领带动期望的贵阳,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是贵阳作为省会城市的重大责任。
以创新为特色、以创新为引领,贵阳一直在探索西部省会城市的发展新路。
本世纪之初,贵阳就先于全国其他城市开始探索循环经济发展。从那时起,贵阳市创新发展模式,始终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多项举措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贵阳市于2007年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2008年,贵阳市初步建立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
此后贵阳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全国十大低碳城市”。
2009年至今,贵阳已连续8年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向国际推广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入冬以来,当国内不少城市频频拉响雾霾预警之时,今年1月至11月,共计335天,贵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6天,其中优123天、良203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3%,较2015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曾经是全国3个酸雨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的贵阳,正是因为这些超越了一域、一时、一任的创新接力,逐渐摆脱了当初典型的粗放式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迎来了漂亮的转身。
后发赶超浪潮涌,绿水青山依旧在“十二五”期间,贵阳市森林覆盖率从41.8%提高到45.5%,今年达到了46.5%。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当生态文明建设风生水起之时,奋进的贵阳再谋创新突破。
2013年,面对经济增长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力量的全国经济新常态,贵阳展开了一场紧扣中央精神、遵循省委要求、适应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大势、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的“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主题大讨论,力图通过把脉自身发展短板,寻求跨越发展良方。
通过充分对比自身优势和特点,准确分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热点和动向,贵阳决心在大数据产业尚未形成垄断、整个行业处于竞相布局阶段的背景下,让创新驱动在筑落地生根。
贵阳市充分运用政策、产业、生态、能源、区位等多重优势,以创建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聚集区为目标,以政府数据开放和市场数据交易为内生动力,努力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
千难万险,行者在前。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贵阳市在全国实现了“十个率先”:率先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率先建设贵阳·贵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率先建设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云上贵州”平台;率先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率先建立全球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率先出台地方大数据法规;率先举办全球首个大数据专业博览会;率先举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和中国痛客大赛;率先成立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一个个响当当、沉甸甸的名片,凸显着贵阳在国家大数据战略中的分量。
如今的贵阳,大数据正逐步走向市民大众,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贵阳全域免费WiFi建成投用,市民可免费上网;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的成立,让数据这个飘在“云端”的概念在贵阳变为货真价实的商品;“块数据”创新理念的提出与实践,正引领着大数据产业迈向新的发展方向。
因为大数据,富士康、京东、华为等许多知名企业选择贵阳进行战略布局,累计签约项目投资超千亿元。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借力大数据,“数据铁笼”“互联网医院”等在贵阳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使开放、共享、包容的互联网思维日益深入人心,让生活于此的人们工作更高效、生活更便捷。
逐梦大数据,“创客”“贵漂”怀揣创业梦想,从全国各地来到贵阳,开创事业,共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华章。
作为贵州、贵阳大数据产业崛起的参与者,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贵阳两年多时间里,诚信注册车辆会员超过230万、诚信认证货主会员超35万,信息共享平台每天发布中长途货源信息超500万条,在全国设有线下直营车辆后服务网点达1000家,员工约2000人。
随着阿里金融、当当网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入驻,贵阳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基地、惠普跨境电商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贵阳正在成为中国呼叫中心行业领域的“新高地”,到去年底,贵阳呼叫中心产业规模达到10万坐席,“全球呼叫·贵阳服务”品牌正在逐步形成。
大数据在贵阳拔节,京筑合作也逐渐成为创新的成功样本。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京筑两地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快速推进,结出累累硕果: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茁壮成长,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安家落户,大批科技合作项目扎实推进,技术转移成倍增长。
爽爽贵阳,中国数谷。
在创新基石上崛起的贵阳,开放水平得到持续提高。
“十二五”以来,贵阳市在加快高新区、经开区等原有开放平台发展的基础上,新成立综合保税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形成了“四轮驱动”的开放格局。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酒博会、世界众筹大会等活动性开放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
与北京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科技、经贸、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实质合作。
积极深化与台湾、香港地区及瑞士、韩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吉利、惠普、戴尔、谷歌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入驻。
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市(州)、贵安新区的协作,推动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十二五”期间,贵阳市累计利用外资30.6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超过8000亿元。
改革开放激发了发展活力,创新求变促进了更大的变化。
“十二五”期间,贵阳全市生产总值从1122亿元增加到2860亿元,增长1.55倍,年均增长15.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连续排名第一,在新兴城市中排名跃居首位。首位度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从24%提高到27.5%。在《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5年中国新兴城市报告》中,贵阳已从过去的56名上升成为了第1名,在今年9月,美国米尔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中,贵阳位居榜首。
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贵阳的产业结构也明显变优。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着力打造“夏季会展名城”,办展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自2012年起,会展业每年带动综合经济效益均在100亿元以上,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
围绕发展“避暑经济”和“温泉经济”两条主线,贵阳进一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100个旅游景区”打造,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和“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建设,使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
到“十二五”末,贵阳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0%,三二一产业比例为56.6:39.1:4.3。
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贵阳以“疏老城、建新城”为总纲,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在全面建成“三环十六射”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轨道、1.5环、BRT快速公交系统等建设,贵广高铁、沪昆高铁贵州东段、市域快铁贵开线开通,建成高铁火车北站和新客车站,龙洞堡机场跻身大型繁忙机场行列。加快改造大营坡等268个棚户区城中村;新建了孔学堂等重大文化设施;提高了观山湖等新城的承接能力。
民生,是一切行动的最大主题。
贵阳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获得感日益提升。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累计达1187亿元,年均增长20.64%;全力破解“民生十困”,用水、教育、医疗等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有所缓解。38.3万贫困人口、43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率先消除绝对贫困;10个区(市、县)均通过省级全面小康达标验收;深入开展“两严一降”专项行动和禁毒人民战争,刑事发案数、每万人发案起数分别下降42%和44%,群众安全感从84.19%提高到97.38%。
人们说,今日贵阳,心齐、气顺、风正、劲足!
“贵阳能取得今日之辉煌,得益于两大法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支持和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的激情、胆识和奋进。”贵阳市市长刘文新说。
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即将开局之际,省委提出把贵阳打造成为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构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贵阳引起强烈反响。
贵阳的干部群众认为,这是贵阳市“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做好工作的总方向、总遵循、总指导、总要求,饱含着省委领导对贵阳发展的殷切希望和谆谆嘱托,进一步坚定了贵阳加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呼应和贯彻落实省委要求,贵阳市迅速反应,提出要在“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中以大数据为主要抓手推动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
去年底召开的贵阳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一个目标、三个建成”。“一个目标”,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三个建成”,即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今年7月11日,贵阳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意见》等“1+4+1”配套文件,对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作出总体布局:“一个核心、三大任务、四大支撑、五大保障”,即以块数据城市为现实形态和战略抓手,全力推进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创新,夯实包括科技支撑、人才支撑、金融支撑、安全支撑在内的支撑体系,通过着力培育创新环境、扩大开放合作、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法规标准、完善评价考核强化工作保障。
贵阳市把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使命:到2018年,初步奠定大数据引领作用,初步形成块数据城市框架,在创新型层面取得实质突破;到2020年,基本建成块数据城市,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行列,在创新型城市层面取得实质突破;到2030年,迈入全国创新型中心城市行列,在创新型中心城市层面取得实质突破。
人心齐,泰山移。
风满征帆,劈波斩浪。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正如贵阳甲秀楼长联所绘,在创新求变中奋起的贵阳,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再造辉煌!
人们期望:贵阳不辱“创新”的新使命。
人们期待:在这座城市的远方,也就是“十三五”掩卷之时,腾升的将是一幅更加壮美的图景。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贵阳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动力和牵引力越来越强劲。 |